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03 章

關燈
第 103 章

第103章

天齊國京城, 靠近皇宮的內城,林立無數官署。

如果說走在外城裏,你隨手打個人, 可能是官員的家眷。

但要是在內城, 隨手拉了個人, 可能就是官員本身。

皇宮外面官署無數。

單說大家熟悉的, 從皇宮的承天門出來,東邊是六部,以及翰林院,欽天監,太醫院,以及鑾駕庫等等。

禦街對面, 就是各軍都督府,還有大家熟悉的太常寺,通政司等等。

這一排排的官署,也只是京城眾多官署的一半而已。

更有些大家都不知道名字的地方, 也塞滿官員。

這麽多官署裏。

其中翰林院的占地位置不小, 能量也很大, 可放在整個龐然大物裏,還是顯得就那麽一點地方。

那翰林院下面的史官院,便更是小蝦米。

進了翰林院,正前面是文淵閣跟集賢官,分別坐鎮四位大學士。

左邊大部分房間是四十多閣臣的“辦公室”。

右邊作為史官院也不算小,但大部分地方都是典籍文書的庫房。

留給此地官員真正辦公的地方, 大概就是修撰的辦公室, 以及兩位編修擠一間。

剩下的人,都在“大辦公室”做事。

但現在, 此處的大房間裏,包括修撰在內,整個史官院的九個人,包括臨時撥過來的兩個人,一共十一t人,全都在此做事。

他們旁邊還架起一塊板子。

板子上寫了四個大字。

今日任務。

今日任務下面則是四個人的名字。

他們四個人早上上班的時候,給自己定個目標。

比如今日要整理多少份文書,處理多少件差事。

等到下班的時候,則要寫上自己實際完成的。

等他們寫完,史官院最大的官員紀狀元,迅速給大家做個小結,排出今日的第一跟倒數第一。

紀狀元甚至不用多說什麽,只要排出來即可。

紀元笑著道:“好了,大家快點回家吧,明日再說。”

啊?

這還明日再說?!

宋留群緊緊盯著倒數第一的名字。

為什麽是他啊!

宋留群一個箭步過去。

要說真正參與排名的,也就是兩個庶吉士,以及他們兩個編修。

剩下七個人裏,紀狀元是上司,並不用排序。

還有六個人,其中兩個為左右典籍,專門給紀元做事。

最後的四個人則分給他們做隨從。

要完成競爭的,就是他們四個人。

誰讓他們是此地真正有品級的官員。

四個人的排名,稍稍不謹慎,就會變成倒數第一。

而今天第一次排名,自己是倒數?

憑什麽!

宋留群看向自己身後的隨從。

對方立刻擺手。

他努力了!

他真的努力了!

宋留群就算再傻,也知道這會不能得罪自己唯一的下屬,硬生生道:“明日咱們好好努力,不能當倒數了。”

剩下的三組人支起耳朵。

你們不當倒數,那豈不是我們要當?

沒錯。

紀元直接把手底下除了左右典籍之外,剩下的八個人直接分成四組。

兩個庶吉士,兩個編修,每人帶一個。

一共四組,每日排名競爭,五日一小結,十日一大結。

這種排名,對現代人來說都受不了。

何況對這些學霸們。

無論是那兩個庶吉士,還是宋留群,謝志福兩個編修。

誰不是個學霸了?

從幾萬人中考到舉人,當了進士,甚至在一群進士裏面,照樣脫穎而出。

這種讀書人,便自幼都是第一。

當慣第一的人,又怎麽會想當倒數第一。

單是心態就轉換不過來。

宋留群跟謝志福兩個人,之前一直不服紀元,就是因為心態的緣故。

現在告訴他們。

你們在這,直接是倒數!

這四個人想想就要抓狂。

那兩個庶吉士原因雖然不同,但同樣被刺激到了。

要說憋屈,他們怎麽可能不憋屈。

當年他們也是天之驕子,中進士,等殿試,游禦街。

還考上庶吉士。

哪樣不是光鮮亮麗。

最後進了翰林院,總算可以松口氣。

結果呢。

結果就是如今的模樣。

等了三年,都沒被派官。

他們不是沒活動過,但總是出意外。

現在官多位置少。

如果沒有關系,真的分不到想要的位置。

其實吏部給他們都分過幾個空缺。

但當覺得不好,想要再等等。

誰知道接下來的職位竟然越來越低。

一直到現在,竟然拖到新科進士過來。

想到要跟這些新人競爭,兩個庶吉士心裏很不是滋味。

聽說以前有過這種情況,許多官員等了五六年,這才等到合適的位置。

但一般都是普通進士,或者再往下的舉人。

他們這種庶吉士被留下,也是罕見。

如果新一批的庶吉士們來了,他們還沒被分走,那可太尷尬了。

這就跟留級一樣,留的時間太長,自己都不好意思。

到時候,肯定只能隨便選了官職過去。

那他們這些年的寒窗苦讀跟等待,豈不是白費了。

這些事本來就很憋屈,如今告訴他們,更憋屈的還在後面,如果不好好做事,還會在新人裏面排倒數?

這跟把他們的臉皮往地上扔有什麽區別?

他們在自己家鄉,在自己那屆科舉,都是佼佼者啊。

當慣第一的人,很難接受自己落後他人。

不行,他們必須努力,必須讓自己超過其他人。

至少,至少不能當倒數第一!

否則他們可以直接辭官回家了!

四個人心裏燃起鬥志,一種久違的沖動湧在心頭。

他們的目標是!

不當倒數第一!

跟在他們身後的四個人,忽然感覺到一種奇怪的壓力。

感覺分分鐘就要被對方帶動起來!

紀元默默看著這一切。

頂級做題家心裏的鬥志,可比普通人想得要強悍得多。

他們真正燃起做題時的動力,一般人根本卷不過!

自己太明白他們的想法,畢竟自己也是這種人啊。

其中的宋留群人已經傻了。

今日是五月十八,也是他們頭一次排名。

自己是倒數第一!

整個文書,這種他最看不上的差事,竟然得倒數第一!

悲憤欲絕的宋留群回到家中,恨不得直接罵人。

他爹看著他的表情,開口詢問:“這是怎麽了?總不會是上司給你氣受了?”

宋留群的爹,就是工部左侍郎宋大人。

要說自己兒子沒當上狀元,他確實難受了會,但好歹是探花郎,還直接進了翰林院,比自己那會強多了。

雖然五月十六那天,他跟著一起去狀元講學,又被刺激到了。

但昨天不是好好的嗎。

今天又怎麽了。

“紀六元他在史官院搞了個什麽排名,每日排名,我得了倒數第一!”

什麽東西每日排名,什麽倒數第一?

當了幾十年官的宋大人讓兒子慢慢說,等宋留群講完,宋大人竟然眼前一亮。

要說這種方法,其實說不上特別新鮮,因為吏部每年的考核就是這麽做的。

可要說把所有的內容設置得如此詳細,甚至搞什麽每天一目標,每天一排名。

加上五天小結,十天大結,月底總結。

那就不同了啊。

“不錯不錯,是個好方法。”

宋留群:?爹?你再說一遍?!

等會他忘了,他爹也是個別人的上司,他肯定更同意紀元的做法啊!

好在到底是親爹,宋大人雖然頭一次接觸這種績效模式,但憑借自己上班幾十年的經驗,很快給出應對措施。

宋留群一邊學習他爹給的工作技巧,一邊跟老吏們學習甄別文書的方法。

比如什麽樣的文書一看就是廢話一堆,什麽樣的文書到底寫的是什麽意思。

總之,很多東西都是有技巧的,只要學會了,明日處理文件的速度就會快很多。

五月十九,昨天倒數第一的宋留群黑著眼圈過來,但是顯然鬥志滿滿。

今天!

絕對不能當倒數。

而公署裏面的板子已經換了。

五月十九,今日目標。

謝編修:

宋編修:

劉進士:

陳進士:

快來寫下你們今日的目標吧!

宋留群一臉問號,他來得已經夠早了,怎麽紀元來得更早,甚至把目標紙張都貼上了。

旁的不說,紀狀元起的也太早了。

而且他的字好像真的格外好。

宋留群來不及想別的,在自己名字後面,加了個五十。

沒錯!

他今日要處理五十份文書!

昨日只處理了十五個,是他的失誤!

他昨天已經學習歸來了!

平日看他爹游手好閑的,原來他爹處理公務那麽強。

宋大人:本官為官幾十載,還處理不了你這些小問題?

宋留群這也明白,原來處理文書這一項,就算他爹也是要學會的,並非之前他認為的低人一等。

宋留群深吸口氣,坐到位置上,開始整理手邊的東西。

剩下三個人來了之後,看到宋留群給自己的目標,整個人都是大大的問號。

啊?

他們沒看錯吧?!

五十份?!

你在想什麽啊!

三個人面面相覷,一咬牙。

五十就五十!

他們就不信了!

紀元跟左右典籍看著,但左右典籍小聲道:“就算一人整理五十份,那也要很久。”

如果是批閱文書,一天五十份確實不少了。

但這只是整理,他們沒必要看起來那麽難啊。

紀元笑:“給他們一點適應的時間,這才剛開始。”

說罷,看向他們兩人:“這些年的文書記錄都整理出來了?”

兩人點頭。

這些文書交際自然都是有記錄的。

從化遠三十年三月開始,需要歸檔的文書都從閣臣那邊轉移到他們這。

也就是說,一直到今年,已經是八年多的文書。

雖說這些文書只是堆到史官院的庫房裏,可每次送過來,都是有記錄的。

六部各院差不多三個月送來一批。

這些年加起來,差不多幾百份清單。

紀元讓左右典籍按照年份抄錄。

現在先把化遠三十年的文書整理出來,然後讓大家各自分類,按照文書的內容分門別類。

等t於說,宋留群他們四個人,負責審核文書的內容。

他們的手下則按照分類放好。

一個上午時間,化遠三十年的六部文書全都放到他們四個人面前。

這些文書摞起來,甚至比他們都高。

文書上的內容,處理完的收起來,沒處理完的則放到另一邊,到時候還要閣臣那邊審。

這些事情亂而雜,但在紀元的安排下,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

化遠三十年,其他官署共送來四次文書,每次約莫近七千文件,大部分都是處理好的。

按照月份,事情的具體內容,全都分門別類。

一次差不多七千,一年差不多近三萬。

而手底下人處理文書的速度,是一天五十。

好好好,處理一年的文件,就需要五個月時間。

真把這八年多的弄完,一日也不能休息,差不多三四年?

下次科舉都要考完了!

紀元還在思索怎麽加快進度。

四個手下已經卷生卷死了。

頭一天五月十八,倒數第一是宋留群。

第二天,學習了方法的宋留群果然不是倒數第一,甚至變成正數第一,倒數第一變成謝志福。

謝志福哪能忍,他也回家求援。

原本有三年多辦公經驗的兩個庶吉士,在第三天,統統被趕超。

一直到五月二十,要做一個小結這天。

兩個庶吉士齊齊墊底!

這下,他們兩個也坐不住了。

怎麽正好在小結這天成為倒數第一啊。

這合理嗎?!

但宋留群,謝志福也沒好到哪去。

因為他們也快到極限了。

真的有些卷不動了。

四個人坐在那老老實實的,終於沒有之前那樣傲慢。

紀元並未對此有任何評價。

眼前的進士們,年齡都在二十多,快三十。

是不需要多講的。

紀元只道:“從十八到今日二十,一共三天時間,大家一共處理了四百五十八份文書。”

???

多少?!

四個人震驚了。

竟然這麽多嗎!

他們好像有點厲害的樣子!

紀元繼續道:“這很好,大概已經做完化遠三十年一月到三月的十四分之一。”

等會?

多少年?

現在已經是化遠三十八年了。

他們才做完三十年的一月到三月的十四分之一?

不是在開玩笑???

紀元朝他們微微一笑。

當然不是開玩笑,並且繼續道:“別忘了,馬上六月,新一批的文書很快送來。”

???

啊?!

怪不得之前史官院都沒人管。

這文書工作太難了吧。

最初的人,估計就因為這些東西又多又雜,當做看不到。

後面的人也如此。

一直積壓到現在!

“前面的人也太不負責了。”

“就是,當時庶吉士那麽多,怎麽不趁著機會好好整理。”

“一日積壓一點,八年多來,肯定幹不完啊。”

活都是越積越多的。

沒辦法。

四個人已經“同仇敵愾”,開始吐槽之前的人。

不過那麽多文書,他們幾個人,完全不夠吧?

“要不然等新的庶吉士過來再說?”

紀元點頭:“當然可以。”

大家剛松口氣,又聽紀元繼續道:“但他們來之前,我們要整理好工作方法。”

“如何又快又好地整理好這些文件。”

說著,紀元在明天的明日任務名單上,加了個名字。

紀元。

而後面的數字,為二百。

這是紀元認真算過的。

首先,到這裏的文書大部分都是總結報告,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少,更不需要批閱。

掃一眼確實事情已經完成,然後迅速歸類即可。

宋留群他們則是把每一份文書都看得認認真真。

認真沒錯,但用錯地方,那就不對了。

他們的想法一時間還沒轉換,所以看到紀元給的數字,直接跳腳。

怎麽可能!

不吃不喝也看不完啊!

就算有選擇地看,那也不行!

特特別是宋留群道:“文書不是這麽看的,若看不清楚,說不定就會錯過很多事情。”

他爹說的啊。

他爹就是這麽做的。

紀元卻道:“那是還未完成的公務,你們忘了,放在咱們這的文書,都是已經處理完的。”

這個倒是。

兩個庶吉士已經想明白什麽。

對啊,這件事他們之前就知道了,為什麽要學兩個編修,還把每個文書認真過一下?

剩下的,就不用紀元說了。

紀元相信他們,肯定能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麽。

至於明天的目標?

五月二十一早上。

最高處的紀元目標,是整理好兩百份文書。

剩下的人自然也跟著添了兩百。

讓他們服輸?

肯定不可能!

昨天紀元還說,讓他們總結好方法。

還別說,宋留群跟謝志福的家人都給出了主意,說不定可行?

工部宋大人還說了,紀元講得確實有理。

那麽多文書都是真正處理過的,簡單看一遍,然後分類即可。

四個人對視一眼,幹脆把自己的心得說出來。

現在不是競爭的時候,也要合作啊。

那麽多文書,要處理到什麽時候?

四個進士坐在一起,花了一上午時間整理出一份方案,這幾日的經驗也有了幫忙。

他們都沒意識到,他們其實已經卷出了一個新高度。

幾日時間一晃而過。

史官院終於進入正軌。

為了趕緊完成任務,為了不當最後一名,大家真的都拼了。

而且大家漸漸意識到。

他們的上司紀元雖然沒有參與排名,但實際上每日的數量一直在上面寫著。

似乎每天都比他們要多。

這數字不會是隨便寫的吧?

還是說,有左右典籍在幫他?

大家偷偷觀察,只見紀元每日早上過來,先安排好今日的差事,接著跟他們做同樣的文書工作。

而他翻看的速度極快,一眼掃過去,似乎都能看出端倪。

這是真的在看?還是裝的?

幾個人偷偷觀察,又私底下看了紀元整理過的文書。

所有文件準確無誤,沒有半點差錯!

這也行?!

再看他整理過的內容,幹凈,迅速,準確。

不會吧。

紀元考試比他們厲害,連當差都比他們強?

別說兩個編修了,就算是當差三年的庶吉士都震驚了。

跟紀元比起來,他們這能算認真工作嗎?

而且這些東西那麽枯燥,紀元怎麽看下去的?

等問到紀元的時候,他直接答:“其他進士們在各部做的事,你們知道嗎?”

他們自然知道。

觀政進士們需要學習各個部門的政務。

從錢谷到刑名,而且對律法也要熟知。

這才能更好地辦公。

有些進士甚至已經被外派出去,跟著辦差。

等會。

其他人都在學習如何當差,如何處理實際的公務。

他們呢?

他們怎麽學?

他們的上司甚至也是新科進士!

這就好比,大家都是實習生,你們這批看似進了秘書處,但沒人帶啊。

下面一批則在真正的部門裏實習,等出來之後,他們是掌握不少技能的。

在戶部當差的,以後錢糧之事必然略知一二。

在刑部做事,律法邢獄則會更好處理。

這些技能在外放的時候,絕對可以用得到。

“我們怎麽學?!”

這也是算之前留下的弊病。

誰也沒想到史官院頗有些華而不實。

在大家傻眼的時候,紀元指了指六部文書:“大家都是各地出名的好學生,用我們那的話來說,就是學霸。”

“如果給你們幾本書,你們必然能學得透徹。”

“那如果,這些書變成奏章文書呢?”

學霸?

這個詞怪怪的,但確實很貼切。

他們四個人,都是學習極好,既用功,又有天賦的。

否則不可能在這。

等會。

紀元的意思是。

其他進士在六部學到的東西,他們在六部送來的文書上,都能學到?

甚至比他們學的更全面?

這些文書上,詳細寫了各部的事情,什麽事情要怎麽處理,甚至處理的時間都有表明。

如果想要辦個差事,一般人肯定束手無策。

可如果給你一份攻略呢?

此處無數文書,就代表了無數事情的“攻略”,是舊例。

遇到同樣的事情,便能遵循這些舊例。

這甚至也是朝廷要求整理文書的原因。

此事並非浪費時間,而是把一件件事都存檔,下次遇到同樣的案例,可以輕松找出來,對比之前怎麽做的,如今又要怎麽做。

這哪是讓人頭疼的文山會海。

這分明是八九年來,朝廷各項事情的處理方法。

是一片“知識實踐”的海洋。

幾個人眼中流露出狂喜,再看向紀元,就變成感謝了。

這就是紀元的看法。

在他眼裏,這每一t份文書,都屬於經驗包。

看一份漲一點經驗,看多了,也就真正熟練政務了。

即使只是“紙上談兵”,可這些都是實際的案例。

外放出去之後,想來都能派上用場。

這些經驗,可是寶貴無比的。

一時間,這些原本被稱為累贅的文書,在四個進士手中如獲至寶。

他們簡直拿了當初考科舉的精神研讀。

同樣類型的文書看到最後,他們甚至能找出不同,找出疏漏。

不同類型的事情,看看人家是怎麽處理的,心裏終於有譜了。

等到五月三十時,整個史官院已經把化遠三十年前半年的所有文件全都分好類,並且放到庫房裏面。

看著自己的成果,幾個人說不出的高興。

工部宋大人,以及謝志福他爹聽到紀元這些做法時候,憐憫地看一眼他們的兒子。

看看,這被忽悠成什麽樣了。

竟然還鬥志滿滿的。

不過紀元確實有些厲害。

先是用不當倒數來激發下屬的潛力。

接著用學習政務,給他們實際的好處,讓大家主動去做事。

旁的不說,他們幾人確實很有進益。

但這些東西,跟他們的付出,真正成正比嗎?

說到底,那只是機械勞動啊。

文書看到最後,其實都大概相同,經驗也沒那麽多了。

在宋大人欲言又止的時候。

李首輔在翰林院誇了史官院,說他們遞上來的《史官院政務方法論》很不錯,很值得下面各部學習。

啊?

《史官院政務方法論》是什麽東西?

但打開一眼,只見上面的署名,有他兒子?!

作者一共有四個,整理人為紀元。

各部都收到翰林院發的這篇文章。

此文章先說明了文書工作的重要性,然後強調了此項工作的特點,以及需要註意的地方。

總之把如何快速高效處理事情,一二三四列了出來。

只要辦過實事的,都知道這東西確實好用。

甚至算工作手冊了。

工部眾人讀了,忍不住來恭喜宋大人:“宋公子果然厲害,在史官院不到一個月吧,竟然整理出自己的心得。”

“看看這文章,條理清晰,方法簡單,這《史官院政務方法論》絕對可以讓新科進士們認真學習,一定會有所成效。”

宋大人心道。

他兒子現在每天回去,都是跟他討論如何處理公務,哪有時間寫這麽好的文章?

再看文章下面的四個名字,後面甚至還說,作者名字不分先後。

這是強調四個人同樣重要。

而後面的整理人。

為紀元。

不過宋大人還是高興的。

此文章能得到李首輔誇讚,甚至還讓各部傳看。

可見李首輔是真的認可。

自己兒子這次,必然會更加出名。

這對以後的仕途百利而無一害!

說不定,太子跟皇上都看過呢!

宋大人興奮得厲害。

謝國舅也是如此。

兩人的同僚不停誇讚,讓他們樂得合不攏嘴。

誰家年輕人有這種出息,那就是祖墳冒青煙!

此事對新科進士們來說,簡直像平地一聲雷。

大家都在認真做事呢,你們怎麽就突然做出成績了?

今年二百多新科進士,分到各個官署之後,日子都不算好過。

剛開始,各部為了壓壓他們的氣焰,全都去打雜。

打雜十多天,見他們老實了,這才開始帶著“實習”。

但實習跟實習之間,也有不同。

若你家跟某位長官關系好,人家就能帶著你真正做事,甚至是做極體面的差事。

若你沒有人脈也沒孝敬,等著坐冷板凳吧。

在各部打瞌睡,或者做最低級的差事,實際的本事一點也不能沾。

當然了,要是你很有能力,那又是另一回事。

但能力這事,也不好表現出來啊。

大家都是進士,能力與能力之間,又能差別多大?

總之,實習的日子不好過。

說是錢少事多,一點也不為過。

白和尚還會些律法,每日都忙得頭大

但他在刑部算好的。

像滇州府的董康跟建孟府的高老四。

他們兩個在禮部簡直苦不堪言。

這禮部的事情也很雜,但比之事情覆雜,更讓人不爽的是人情更為覆雜。

董康是滇州府的,那地方偏遠,他家在朝中沒有關系。

現在一直在坐冷板凳,除了一些不要緊的雜事,其他什麽差事也沒有,要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讓人心裏窩火。

高老四比他更慘。

高家以前在京城有些人脈,但人走茶涼,以前關系好的不一定繼續關系好。

可那些關系差的,便想著方法使絆子。

高老四踩了好幾次坑,被人也罵了好多回。

他們能有什麽辦法。

放到現代,去公司裏實習,還能說一句老子不幹了,直接提桶跑路。

這裏卻不成。

他們要等著派官,要等著外派的機會。

若得罪人了,機會更是渺茫。

還有上科的進士至今沒有派官呢。

他們又能怎麽辦。

新科進士們估計也想不到。

風風光光考上進士,等待他們的竟然是這種景象。

沒辦法,誰讓這是京城,誰讓此地官員遍地走。

新科進士?

最底層罷了。

甚至有些進士灰心失望。

自己苦讀幾十載,換來的就是這樣的日子?

好在,還有兩件事吊著他們。

一是七月初九的庶吉士選拔。

若能選上去翰林院,日子會好點?

大家其實也不確定了,因為聽說翰林院史官院特別忙。

七八年的文書要一起整理,簡直可怕得要命。

有人過去的時候,那幾個人頭都不擡,聽說有十幾萬份文書等著他們整理。

十幾萬份!

這是人幹的活嗎?

所以庶吉士的選拔對他們來說,誘惑力似乎不如從前。

二便是年底的外派。

只要能被派官,他們這些京城的小嘍啰,那就是外地的大員。

聽說派到外面,最低也是從六品的官員。

而在地方上,這官職已經不錯了,總比在京城要松快。

所以,忍吧,忍到派官再說。

這兩個選擇吊著新科進士們。

不過大家還是更偏向後者。

現在告訴他們。

前者的去翰林院那批同年,人家已經做出成績了?

那跟平地一聲雷,又有什麽區別?

他們都以為大家在一起吃苦。

現在告訴他們。

人家沒吃苦,人家在吃肉!

這些新科進士們,他們怕做事嗎?

不怕的。

他們怕做無用功!

去翰林院的幾個人,非但不是無用功,甚至還出名了。

大家看著《史官院政務方法論》,不僅覺得這文章寫得好,更羨慕上面的同僚們。

大家都是微末小官,你們怎麽就出成績了啊。

原來吃苦受累的只有他們呢?

原本就對觀政一肚子怨氣的新科進士們自不用說。

那些靠關系靠銀子的新科進士,看看自己手裏的差事,怎麽辦,他們也覺得這差事不夠香了。

自己的文章,自己的方法,發到京城各大官署裏。

要論揚名,哪比得上這個?!

一時間,去翰林院做庶吉士,再次成為熱門選擇。

但,為什麽呢?

前段時間不都在說,翰林院那邊的新科進士們,都在整理七八年前的東西。

怎麽就突然揚名了?

就因為會寫文章?

細心的人,終於在文章上看到紀元的名字。

也有官場上的老油條們分析清楚情況。

此時的翰林院史官院,幾個人齊刷刷盯著紀元。

他們從未這麽佩服過一個人。

甚至是個比他們年紀小很多人的。

那文章裏的方法,確實是他們總結出來的。

但文章內容,是出自紀元的手筆啊。

紀元寫完之後,甚至讓他們都看了一遍,還問他們:“沒什麽問題吧?”

自然沒問題。

紀元的文章寫得詳盡,不愧是狀元文章。

甚至那字都漂亮得很。

然後呢?

然後大家只是傳閱誇讚,以為沒事了,以為這是他們的工作指南。

誰能想到,沒過幾天時間,這《史官院政務方法論》就送到李首輔手中。

甚至被李首輔推廣到京城各大官署啊!

“那文章,是紀大人你送到李首輔那的?”

紀元點頭:“肯定是我,不然呢?”

“為什麽要送啊。”

紀元看著他們:“工作歸工作,成績歸成績。”

“只幹活不說成績,確實太老實了。”

在手下認真做的時候,紀元便已經著手去辦此事。

既然做出了成績,那就要總結經驗教訓,整理工作方法。

否則誰知道你們做了多少事啊。

說白了。

他手底下的人認真做事,該爭取的他都會爭取。

眼看著積壓的文t件飛速處理,這篇《史官院政務方法論》,既是他們工作的總結,同樣也是一封表揚信。

紀元拿著文章去找李首輔的時候,李首輔樂得做這個順水人情。

為什麽?

原因呢?

紀元怎麽知道,李首輔肯定會誇讚這份文章啊。

紀元摸摸鼻子:“我本想著,是咱們內部的成績,李首輔讓各部去學,倒是個意外驚喜。”

他以為內部表彰,已經算手下的成績,以後說出去也好看。

可李首輔卻直接推到京城大小官署,著實讓他們真正出了次風頭。

至於原因,紀元笑:“文書壓了七八年,也是李首輔的心病啊。”

所以無論要人要錢要福利。

還是要表彰。

都是順理成章的。

只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層。

更不敢直面頂頭上司。

或者說,很少有人會去爭取這份“福利”。

紀元始終相信,跟著自己做事,一定不能吃虧。

在合理的範圍內,做對就該獎,做好了就該誇。

工作的一部分成就感,不就來自這裏嗎!

合理報酬跟適當的個人價值體現,才能讓人更有動力做事!

就算是讓牛犁地,也要給牛餵草啊!

紀元又跟大家解釋:“這本就是你們應得的,做事方法總結得確實很好,以後繼續努力。”

除了他們的之外,紀元還對典籍檢討他們道:“這月的獎金也出來了,若還有什麽事,大家盡管提。”

典籍檢討幾個人的名字,也在那份《史官院政務方法論》後面。

上面還詳細寫了每個人都做了什麽。

看似是給大家舉例子,實際上是把幾位官員的名字寫上,好讓上司知道,大家都是幹活了的!

幹活要留痕跡!

所以此刻,幾個人恨不得跟著紀元再做些事。

跟著這樣的領導做事,恨不得肝心塗地啊!

近一個月的辛苦,在這會全都變成開心。

畢竟他們到哪,都有人誇讚。

同年們更是羨慕得要命。

都是幹活,憑什麽同人不同命!

在翰林院這邊做事,紀元也不管你是什麽身份,宋編修跟謝編修是高門子弟。

但那兩個庶吉士可不是啊。

人家上司還不是一視同仁?

紀元現在去六部辦事,新科進士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到肥肉一樣。

並且心裏暗暗下決心。

七月的庶吉士選拔,他們一定要去翰林院!

一定要逃離這些鬼地方!

給紀元做事,肯定更好啊!

什麽?

辛苦?

他們現在不辛苦嗎?

不就是整理文書嗎!

他們也可以的!

同年們的羨慕讓宋留群跟謝志福簡直笑得合不攏嘴。

回到家裏,更是對紀元讚不絕口。

宋大人無語。

但是想想自己剛考上進士的時候。

那會要是被分到這樣的上司手下,估計也跟宋留群一樣高興。

如果說這些讓新科進士們更想去翰林院的話。

那史官院兩個庶吉士的任派,更是讓眾人大吃一驚。

那兩個庶吉士的存在,大家一直都知道。

上屆會試留下來的。

覺得吏部分的官不夠好,就不想去,拖著拖著,到了如今。

誰讓現在合適的位置太少,最近大半年,吏部都沒有消息。

可這次的《史官院政務方法論》,竟然讓吏部重新註意到他們。

或者說,是太子註意到文章的作者之一,是上一屆的進士。

太子隨口一提,吏部自然上心,又讓兩個庶吉士過去,看看手頭那兩個官職如何。

合適的話準備上任。

劉進士跟陳進士傻眼了。

有官做了?!

他們等了三年,都沒合適的位置。

現在因為一篇文章,直接讓他們去外派?!

而且太子提了一嘴,那職位肯定不會差!

或者說,他們都被冷了大半年,如今給什麽官,他們都會去做的!

兩個人恨不得給紀狀元磕一個。

甚至還在想,不去外派也挺好的,要是能給紀元做下屬,那也不錯啊。

以後的升職加薪,還用發愁嗎?

當然,他們只是想想,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肯定會去啊。

整個史官院都在為他開心。

不過他們兩個去吏部之後,宋留群大聲道:“不好!”

什麽不好?

史官院本來人就少。

現在他們兩個要走,那他們身上的擔子不更重了?!

那麽多文書,又少了兩個幹活的“苦力”!

大家下意識看向紀元,看向自己的上司。

所有人對他已經有了本能的信任。

“紀大人,您要不要再跟李首輔商量一下,給我們再撥些人手?”

“實在不行,庶吉士選拔提前也行啊!”

“就是,那些新科進士,都等著來我們這啊!”

紀元後退半步。

你們認真的嗎?

我只是個六品的修撰。

哪有那種本事,還庶吉士選拔提前,怎麽不說提前派官啊。

史官院這邊還在開玩笑。

對外面的進士們則是震撼。

甚至還一些依舊在六部觀政,並等著派官的往科進士們,恨不得現在就進翰林院!

恨不得現在就給紀元做事!

等會,考進去是考進去。

那他們沒事去翰林院幫忙。

也是可以的吧?

這是他們義務勞動啊。

不少清閑至極的觀政進士們,開始偷偷摸摸往翰林院跑。

不要說了!

我們喜歡幹活!

讓我們立刻幹活吧!

求求了!

在觀政進士偷偷行動時。

李首輔笑著在紀元的考核文書上寫了個字。

優。

似乎覺得不夠。

又添了兩個字。

上上。

哎,這種人才,要派到什麽地方才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